自立自强
位置: 首页 >> 今天的我 >> 正文

张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发布日期:2025-03-20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在求知路上

她勇为荣誉高峰的攀登者

孜孜矻矻,砥砺奋进

荣获2024年国家奖学金

2024年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

连续三年校级一等优秀奖学金……

在逐梦路上

她争做鸟类保护的追光者

探索生命科学的星辰大海

追寻前辈的脚步

致力于鸟类保护工作

在成长途中

她甘为热心公益的奉献者

以实践求真,逐梦芳华

在校期间年均志愿时长160小时

在理想之路追逐繁星

以青春之名挥洒骄阳

她就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

2021级本科生张露

让我们一起

聆听她在追梦路上的心声

感受青春风暴的蓬勃力量

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张露自幼浸润于优良的家风之中。长辈们言传身教的坚韧品格在她心中生根发芽,父母的严格教育更让她早早领悟"学习能够改变命运"的真谛。日复一日地耳濡目染中,张露养成了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习惯。

兴趣使然,高考结束后,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她选择来到陕西师范大学,成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国家公费师范生。校园内广阔丰富的平台、亦师亦友的老师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她内心求真的种子茁壮成长。

她深知,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实践探索的勇气和能力。因此,她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挑战自我,拓展知识的边界,主持和参与的学科竞赛项目多次获得省级荣誉。

“习惯的力量如同强大的磁场,当优秀成为了习惯,会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张露在学业上始终保持着高标准、严要求。她的专业排名位居前列,综合测评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名,获得国家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三获校级一等优秀奖学金,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学生。

锐意创新,躬行实践

“只要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事情就会越干越好。”敢于尝试,付诸实践。大学的自由与广阔提供了非常多的机遇。张露喜欢体验各种“新鲜”的事,只要有机会就会尽量多地去体验。从书法到非遗绳结,从书画装裱到观鸟,从摄影到吉他,张露在多元的学习中开阔视野,提升自身思维广度与深度,日后的学习生活也颇为受益。在体验中,思考成为了一种习惯,也让张露敢于打破传统,推陈出新,挑战自我。

作为未来自然探索协会的社长,张露积极策划,统筹多方资源,举办了第一届SNNU校园观鸟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观鸟大赛,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鸟类。

作为一名热爱自然的生科人,张露担任负责人首创“基于观鸟和鸟赛的校园鸟类保护与救助服务队”,直接参与到鸟类保护工作中,基于此还作为编者出版《杏园飞羽——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鸟类》。

作为一名准教师,张露时刻关注国家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不断探索育人新路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交互·美育:基于思政融合的观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获国家级立项,校级勤助实践创新项目《新媒体视域下“党、团共建+中医药文化”大学生融合育人路径探究——以生命科学学院中药学党支部为例》获重点立项,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贡献力量。

“受助思源,获奖思进。”这些成果与收获离不开老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教学相长,张露时常感恩遇到的良师。没有老师的悉心栽培,就没有今天成长如此迅速的张露。

引领风尚,服务社会

将“小我”融入“大我”,张露时常在热爱的志愿服务中回报社会,在校期间年均志愿服务时长160小时。

有时她是数字桥梁的搭建者,在小红烛智能助老项目中,化身数字时代的引路人,教会老人如何用智能手机连接世界,让他们的笑脸在数字的海洋中绽放。有时她是自然奥秘的解锁者,在陕西师范大学动植物博物馆,以生动的讲解启迪孩子们的心灵,点燃探索科学的火花。有时她是绿色使者,作为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宣讲队成员,科普中医药文化知识,荣获“优秀工作者”称号。有时她是和谐共生的探索者,她带领的团队在秦岭的山间小道和长安区的田间地头,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用脚步丈量绿色农业的希望。

教育事业,播种希望

张露相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潜能、引导成长的过程。

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生命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鼓励学生自觉加入生态保护的工作中。

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和水分,他们都能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结语

2024年,张露获得了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推免资格。她将继续在教育之路上深耕,践行“西部红烛 两代师表”精神。

“大学四年时光非常宝贵,我要不断向下扎根,增长本领,不忘初心,保持谦逊之心。”张露说。

上一篇:林烨斓: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下一篇:张新雨:积学求真,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