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
位置: 首页 >> 今天的我 >> 正文

李左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担当赴信仰的逐梦青年

发布日期:2024-04-10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以担当赴信仰的逐梦青年

李左娴,女,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公费师范生。她脚踏实地,在矢志奋斗中练就过硬本领,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文体学综合发展;她信念坚定,在传播信仰中开拓前行,担任全省高校宣讲联盟讲师,宣讲足迹遍布陕西省各高校、贫困山区等基层一线;她热爱奉献,在踔厉奋发中彰显青年担当,点对点面向70余名贫困学生开展送教180课时;组织带动300余名学生投身疫情防控,以实干和担当回应时代的呼唤。

怀热忱与爱,赴奋进之路

她成长于军人家庭,祖父祖母毕生为祖国的海军事业奉献。甘于奉献、报效国家的家风深深感染着她,从小她就立下要用实际行动爱国报国的誓言。

高考结束后,她选择来到陕西师范大学,选择成为一名国家公费师范生,决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作为学院团委副书记、学校骨干学生党员“红烛”班班长,她积极策划,每月制定学习主题方案,发挥专业优势,带动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组织同学们深入基层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和劳动实践,在举办精品班会和讨论会中号召团员青年高高擎起西部红烛的“精神火炬”,通过主持学校青年团校团学工作研究课题精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新时代群团工作。

在一次西部线上知识援助活动过程中,一名学生这样对她说:“我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你们这样的老师,然后回到我的家乡。”那时候她意识到,作为青年党员,践履“西部红烛精神”也正如她的人生选择一样,正是将“小我”融入“大我”,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唯有努力学习,才能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中,不负时光,做赤诚报国的时代新人。当同学问她为什么始终这么刻苦学习时,她回答到:“因为我是‘红烛’的传承者,只有自己的坚定才能带动身边人坚定,只有自己优秀才能帮助更多的人优秀。”她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一等优秀奖学金,并在第二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志愿服务时长累计408小时。

以报国之志,宣时代之音

从学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目标。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陕西省高校青年爱国奋斗宣讲联盟讲师,她以做好思想引领为己任,线上参与到学院团属新媒体的工作中,线下进团支部、进宿舍、军训军营,深入农村院坝、田间地头,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的大课堂,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基层群众听得懂、听得清、听得进,带动广大青年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她的足迹遍布陕西省各高校、社区、基层一线,个人开展宣讲50余场,听众近万人,荣获陕西省高校“青春微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比赛二等奖。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的号召,她用实际行动作出回应。她利用课余间隙,带领宣传团同学们反复打磨宣讲稿件,参与整理编辑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基层一线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她参与筹划与组织录制“《延安•青年》献礼建党百年”微宣讲视频,激发当代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的思想觉悟、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视频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受到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的关注,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平台广泛关注报道,入选了“陕西好网民工程重点项目”。

践初心使命,促乡村振兴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李左娴深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15镇20村开展实地调研,策划开启“理论宣讲+实践调研+暑期课堂”的乡村振兴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密结合现实情况,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她通过撰写政策建议函、网络平台直播、制作助农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帮助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白河县,汉中市宁强县的农副产品打开销路。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村镇里,她同政府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对返乡青年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相关政策现状,深入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下群众对政策支持的新需求和新呼声,探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返乡青年的创业历程及乡村发展的未来展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为乡村振兴汇聚青年力量。她所带领的团队荣获2022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标兵团队,撰写的调研报告荣获省级优秀调研报告。


“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应该始终是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过程。”如今,她已经顺利签约了家乡的一所高中,将青春深入祖国大地的基础教育一线深处。恪守本真、奋楫笃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始终坚定向着成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思政课教师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孟子盈: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下一篇:杜晓文:不忘初心,向上生长